- 24小时客服热线:187 0728 4097
水,大地的血脉,生命的源泉。
十堰市境内河流密布,拥有汉江、堵河、南河三大水系总计大小河流2489条.水,是自然界赐予十堰人民的厚赠,更是勤劳的十堰人民生生不息的命脉。
一百多万年前,十堰的先民傍依汉水水系生存繁衍,在这里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,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。
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,十堰人民因地制宜,科学地开发、利用水资源,努力发展水利和小水电事业,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,人民生活欣欣向荣。
十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优质淡水资源和巨大的水能储量,可开发淡水资源总量高达402.43亿立方米,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万千瓦。它们不仅是十堰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,也是十堰人民服务全国的重要资源。
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和水电城的崛起,碧波浩渺的丹江库水,将顺着千里长渠流向干涸的华北平原;灿若群星的水电站,将把强大的电力输往祖国四面八方。镶嵌在鄂西北青山绿水间的水电城,正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快速崛起。
十堰地域位于鄂西北边陲,北枕秦岭,南接巴山,东临荆襄,中贯汉水,怀抱武当。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支流,全长1577公里,流域面积15.9万平方公里。汉水在十堰境内长217公里。以汉水干流和左岸来会的金钱河、天河、滔河、丹江及右岸来会的堵河、南河等较大支流为骨干,汇集了奔湍激荡于崇山峻岭中的2400多条河流,组成了十堰水系。
汉江及其主要支流在十堰的流域面积达2.25万平方公里,提供了300多亿立方米过境水量。十堰人民自古以来挖塘筑堰、拦坝开渠,引水灌田,充分利用汉江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。
古书记载
“嶓塚导漾,东流为汉,又东为沧浪之水。过三澨,至于大别,南入于江。”——《尚书·禹贡》
“浮于江、沱、潜、汉,逾于洛,至于南河。”——《尚书·禹贡》
《湖广通志》卷九有关明代筑捍江堤的记载
明代成化十四年(1478年),巡按郧阳等府的监察御史吴道宏,督工在郧阳府城增筑“捍江堤”,高八尺、宽一丈六尺、长三百余丈,军民称为“吴公堤”,这是十堰历史上最早的汉江堤防。
同治版《房县志·水利》
“有河沟塞水逼灌者,有借山水而灌者,有修凿土塘蓄灌者,有见坡山洞有水从下截流就上而灌者,有顺山形而越翻岭岗为渠引灌者,有借石泉梳流而灌者。水势有高低,田有层蹬;水有多少,田有大小。春则修堰挑渠,夏则扎河赶水,戴月冒雨,无敢休息”
——同治版《房县志·水利》)。
诗文记载
《古堰清流》(明·洪文翼):
“古堰清流出自然,滔滔昼夜去无边。苍龙变化波光润,赤鲤游行浪影圆。几处沟渠分远荫,一方亩畎赖甘泉。郧西永享丰穰利,岁岁民歌大有年。”
《十堰春耕》(清·贾洪诏):
“十堰乘东作,春霖快一犁。鸠呼桑社外,犊叱柳桥西。水足三农慰,晴开万井底。南坪古沃野,丰稔问群黎。”
古代堰渠
春秋古堰
“郧县城郊盛水堰、武阳堰,相传为春秋战国时代楚人所开的古代渠堰,民间称为“伍子胥堰”。明代成化十三年(1477年)知县戴琰率民复修盛水堰,弘治十三年(1500年),知府胡伦督民重修盛水、武阳二堰,“规制宏远,制度精密,蓄泄有则,斡旋有机,视昔盖十倍有加”(《湖广通志》卷九)。两条堰灌田一千多亩。
潵澥堰
房县城南潵澥堰,相传建于唐代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县令朱衣率民整修渠道,从取水口至下畈设立大小35处石“斗门”,操闸控水,使上、中、下三畈近万亩农田适时按量得到灌溉。时任郧阳抚治的右副都御史、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,为此写了《潵澥堰斗门碑记》。
新中国成立后,当家作主的十堰人民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兴办的水利工程,在数量、规模和质量上都远远胜过历朝历代。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,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变革,十堰农村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热潮。